党建动态

第十周 国旗下讲话 (2012)

作者:校办  最后更新时间:2013-05-15  发布者:ysbgs  来源:湘西雅思初中部  点击量:4150

第十周 国旗下讲话
 

“沟通、理解、信任,架起心灵的桥梁”------10周国旗下讲话

老师们,同学们:

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《沟通、理解、信任,架起心灵的桥梁》。心理学家告诉我们: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,一半是心理健康。在我们的周围,有的同学脾气暴燥,因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,甚至与人争吵,拳脚相加;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,意志消沉,迷恋网吧,迟到旷课,厌学情绪严重;有的人自卑,心理脆弱,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承受不起挫折或失败;有的人自负,惟我独尊,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,逆反心理强,与老师、同学、父母对立情绪严重。

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。那么,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?首先,就要学会沟通。说到沟通让我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。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,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还是无法将它撬开。钥匙来了,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,只轻轻一转,那大锁就“啪”的一声打开了。铁杆奇怪地问:“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,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?”钥匙说:“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。”“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”,这话可谓一语中的。小小的钥匙之所以能打开坚实的大锁,凭借的不是它的蛮力,而是它对锁心的了解。

我们与人相处也该是如此。沟通从心开始。——怎样才能加强沟通、理解、信任呢?又如何打开彼此的心灵通道呢?

简单来说首先是要学会尊重。与人交往时,当出现分歧和差异的时候,如果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,尊重别人的个性、意愿和选择,那么我们就能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看法、要求和行为方式,也就自然不会简单地猜疑、否定、排斥和抵触。

其次,是要学会理解。理解是一种美德,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。高尔基曾说过,“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,那么他们怎么会默默地相互尊重呢?”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善解人意”这个成语,不也正体现了满怀善意、细心体贴、主动理解他人的美好道德品质吗?要学会理解,就要能够换位思考,当误会与矛盾出现时,无论错在哪方,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,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地体谅对方的心情,理解对方的行为,明白对方的需要,从而排除矛盾,增进友谊。

再者,要信任老师、父母。师者,父母心。老师和养育你们的父母一样,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们的人。理解和信任能够架起心灵之间的桥梁。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和信任,但在此之前先要学会理解和信任别人。理解和信任是一束阳光,照亮迷茫的心灵;理解和信任是一片海洋,激起前进的风帆;理解和信任是一场春雨,滋润友谊的鲜花;理解和信任是一盏明灯,照亮前进的方向。同学们,我们应该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,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,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,在与他人相处,多一份沟通,多一份理解,多一份信任,共同营造健康、和谐的校园。